而在这场战争中,联邦最高法院的道路选择,无论是维持现状,还是选择回到从前,抑或是第三条道路,都将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1月17日的《东方早报》还报道:据大同市此打 假办工作人员称,中国贸易报山西记者站兰成长并不是记者,只是该站临时雇佣的人,因为他没有正规的记者证件,山西站的站长也向当地政府表示没有派兰到该矿去采访。大同方面认为死的是假记者,而且不是打死的,这一说法,是以一个在证据上并不成立的敲诈事由去激发人们同情打死人的凶手。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兰成长案件发生后,大同市有关机关有很多重要举措:一是通过临时发布《通告》认定兰成长为假记者。退一步说,即使兰成长不是大同方面所认可的记者,但从兰成长了解非法开采媒体的行为来看,他并没有超出他作为《中国贸易报》临时聘用人员的职权,并没有冒充某种身份。这只是公开的数字,隐瞒的矿难记者无从知晓。值得注意的是,兰成长案件是一起破案比较迅速的刑事案件,案情简单、清楚、指向的结论非常明确,查处过程中也没有遇到什么阻力,日理万机的胡锦涛总书记为什么会对此引起特别关注并作出批示呢?很显然,是因为中央注意到了这个案件一些特别需要提醒有关部门的地方,那么总书记在提醒什么呢?直接的提醒可以从山西省领导的具体批示中看出,即 要求大同市公安机关抓紧立案侦查,依法严肃惩处责任人并做好善后工作。)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批示虽然没有明确否定、但也没有认同山西省大同市当局关于兰成长是假记者从事非法采访活动的说法,也否定了《中国贸易报》山西记者站站长常旭日所谓兰成长的采访行为是个人行为的说法。
当然,在报道公布胡锦涛总书记等领导的批示之后,《中国贸易报》的正式声明改变了这一看法,称兰成长为山西记者站的工作人员, 并要为其维权, 中国贸易报社正在协同相关部门做好事件的善后工作,并将尽最大努力维护新闻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同时本报还将一如既往地履行新闻监督的责任和权力。与作为司法机关的法院不同,公安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执政党和上级行政机关针对一些影响特别大的案件,指令作为其行政下级的公安机关 迅速查明情况,并尽快报告结果,不存在侵害司法独立的问题,这一批示符合现行法律,也符合法理,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允许的。据大赦国际统计,在2004 年期间,至少在25 个国家有 3,797 人们被执行了死刑,至少在64 个国家有7,395 人被判了死刑等待执行。
死刑统计数据的公开,可以让社会上可能犯罪的人知道某些犯罪的特别严重性。所以,死刑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以其剥夺生命的严厉惩罚威慑社会上可能犯罪的人使其不敢犯罪。2004 年, 97%的死刑执行发生在中国、伊朗、越南和美国。在美国,根据《量刑指南》量刑时,先例可以作为解释法律和进行辩护的工具。
我国《刑法》规定,个人贪污或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没收财产。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只要全国最高司法部门不公开统计信息,研究机构就很难获得准确的数据。
2000年,江西原副省长胡长清因受贿500多万元被判死刑。被告人辩护的根据有些可以直接依据法定情节,但对于法律没有规定的法官酌情决定刑罚的自由裁量权,被告人可以以先例为依据。对终审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执行过程中发生变更而改判为其他刑罚的只有极少数,而且改判的结果仍然应当公开。目前,这一权力正在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故意隐瞒裁判信息或者对这些信息的公开程度不够。
(王世洲,关于中国死刑制度的反思《新华文摘》2004年第15期)这种数量过大,导致政府担心国际人权组织和其他国家政府对中国人权问题上的指责,因此,这不是一种理直气壮的表现。但是,这种国情和死刑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对于一个民主、文明、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而言,自信的做法是可以将其昭然于天下,并接受各方面的评论,坦然面对善意的批评,才能理直气壮还击恶意的攻击。罪刑均衡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当然要求。很显然,公约的精神体现了限制死刑并逐步废除死刑的目标。
当死刑数量过大的时候,必然要招致善意的批评和恶意的攻击。和往年一样, 大多数死刑的执行出现在全世界极少数国家。
此情况是根据国际大赦组织已知的案件统计出来的。但是,司法实践的情况却是,情况基本相同的案件,在有些地方判处死刑,有些地方判处较轻的刑罚。
2005年3月,创下安徽50年反贪史之最的"安徽第一贪"尹西才一审被判死缓。过去,一些案情相似的案件,各省在量刑结果上存在差距。我期待我国政府尽快将死刑统计数据进行祥细的公开,公开的方式可以以数字统计与全案材料公开(属于国家秘密的案件除外)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专门出版定期的死刑统计公报,公布每一个死刑案件,并作出每年的年度统计分析。根据 保密法 的规定,被规定为国家秘密的,只能是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有关的事项。生命是不因为地区、户籍、经历、官职的大小等而有差异的。死刑逐步走向废除是世界各国趋势。
一个国家是否保留死刑、如何适用死刑,确实与一个国家的国情有关。伊朗至少执行死刑159人、 越南至少执行死刑 64人。
其实,作为秘密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应当具有事实上的保密性,但因为我国并没有死刑的秘密裁决与执行制度,这种保密是不必要的和没有意义的。公开死刑数据及其祥细情况,可以让法官在裁判的时候有一个参照,避免个案之间的畸轻畸重,这是实现刑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人命关天的大案而言,这种公平的意义就更显重要。
据大赦国际截止2005年10月4日的统计,对所有罪行废除死刑的国家有 86个,对普通罪行废除死刑的国家有11个,在实践中实际上废除了死刑的国家有24个。第四,公开死刑统计数据也有利于听取对死刑判决的意见,检讨死刑在具体设置上的适当性。
美国则从 2003年的65人下降到2004年的59人。根据刑事诉讼法,对任何刑事案件,无论是否公开审判,都应当公开判决。在中国,死刑的裁判与执行的统计数据(以下简称死刑统计数据)都是国家秘密,人们无从知道全国死刑的裁判与执行的整体情况。但此后受贿900多万元的深圳原海关关长赵玉存被判无期徒刑。
如果对此隐藏和掩盖,死刑应有的威慑作用就大打折扣。那么,这种所谓秘密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国家比较大,各地区之间信息汇总上存在难度,使研究机构难以获得准确数据。
不得任意剥夺人的生命权首先,实现正义诉求的经济成本太高往往是倾家荡产且效率太低往往是旷日持久,能承受者了了无几。
不知耗去多少精力,不知用去多少张A4稿纸至今仍无任何回复。最后,必须指出发现福州人造板厂违法收购的买赃行为任何公民都有义务举报,遗憾的是检察院办案人员不但没有履行义务,而且还把伪证当证据。
于是上访则是首选的路径。好像这就是公平公正,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容忍了这样公平公正 ,有人劝算了,不要写了 、有这样的判决就行了。如本案辩护人接到法院第一次开庭通知去查阅卷宗时发现材料极不充分,于是问主审法官,答检察院只移送这一卷,结果在开庭时公诉人却再冒出3卷,且是主要材料。对申办人身份真实性的核实问题,《福建省森林条例》和《办法》均未作规定。
2003年4-7月黄某因急事离岗造成运输证无人办理,黄某交代蒋玉湖帮忙代为办理运输证,由于日常工作本来就有互相帮忙的习惯所以蒋接手代办。此外,本案从批捕开始近两年来当事人的亲属多次向仙游县政法委、人大、检察院和莆田市政法委、人大、检察院、法院,以及福建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等单位上访。
2005年12月29日当事人去福州分别向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2005年5月25日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没有开庭)。
他们逆来顺受且习惯成自然,剩下的只能是乞求神灵保佑,因为供奉给神灵的成本很低,而且能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慰。但是,在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制度下,许多记者也顾虑重重,媒体的力量也难以发挥作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